
新闻动态
1962年11月21日,我方政府发布声明: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后撤。在此次边境交战中,我军不仅将原先入侵我境的印军全部赶到了传统习惯线以南地区,击毙、击伤印军4885人,俘虏了3900多人,重创了嚣张的印军。
最后战争是因我军作战目的达成而主动停火,但印度方面对和我军作战一事始终愤愤不平。在战争过去几十年后的今天,印度方面回忆起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时仍表示:如果再战,中国空军打不过印度空军。他们好大的口气,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底气?印度空军什么实力?
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,印度陆军损失惨重,在进行战后总结的时候,印度政府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,其中有不少人都指出:在作战中不使用空军部队是导致印度战败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在1962年10月20日之前策划入侵中国领土的“前进政策”时,尼赫鲁明确在印度政府会议上表示,尽可能避免使用空军部队参与边境作战。当时作此决定,尼赫鲁也是做过多方面考虑的。
首先,印度政府高层担心空军部队的加入会使战争扩大。在1962年10月20日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之前,我国政府曾经对印度进行过多次警告,若印度空军攻击中国领土或中国部队,中方将视其为“全面战争”,对印度发动同规模的报复性打击。当时尼赫鲁克制印度空军在战争中的使用也正是忌惮这一点。
当时印度拥有号称“亚洲最强”的空军部队,但他们也不敢轻易使用空军部队。一旦战争扩大,很可能会将战火从中印边境引至印度国内,这对于印度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。另外,如果使用空军部队,战争规模扩大,他们将被视为主动升级冲突的一方,这样就无法维持“受害者”的形象了,更不利于获取国际支持。如果没有苏联和美国的帮助,那印度将无法继续作战。
不仅如此,印度情报部门从美国的情报部门得知消息,我军已在西藏地区部署战机。尽管我军服役的战机性能不足以和印度空军使用的战机抗衡,但在数量上却更胜一筹。1960年初,我空军部队各型号的军用飞机总数约2000-3000架,而印度战机远远未达到这样的数量,即便是性能落后一点,中国战机也能够凭借数量取得优势。
其次,中印边境地区位于高原地区,阵地上还有很多的山地地形,这对战机的性能提出极大挑战。当时印度战机要想对我军实施打击,必须克服高海拔和恶劣气候的影响,越过喜马拉雅山才能够展开行动,但印军战机的航程、载弹量和起降能力都不足以满足高原作战的情况。另外,印军当时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薄弱,战机缺乏足够的前线机场,难以提供有效支援。
印军1951年便开始在中印边境地区活动,但活动的范围主要为中印边境地区属于我方的领土,印军为侵占我方领土,进行的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便是修建铁丝网、军事据点和进攻阵地。
印军初期投放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入侵部队只有几千人,到1962年10月大规模增兵至20000人左右,所以他们并未考虑修建军用机场、道路等基础设施。在1962年边境战争爆发时,在中印边境前线和印度东北部地区并没有太多机场可用于战机起飞、降落,仅有的几个机场也只能够支撑向前线运输武器装备、弹药、后勤补给的军机使用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印度空军部队的战机想要支援前线只能从内陆起飞,又由于航程限制,飞机的油箱到达指定位置时也基本上空了。这也是在中印边境第二阶段作战,尼赫鲁通过秘密渠道向白宫政府请求空军支援的一个重要原因,
最后,尼赫鲁认为我军并不敢向印度发动大规模作战,错误预估了我方作战决心,严重低估我军作战实力,认为没有必要使用空军部队,仅使用印度陆军部队就足以应对冲突了。后来印度陆军在前线惨败,此时印度已经来不及调动空军部队了。
在1962年10月20日—1962年11月21日的整个中印边境战斗期间,印度空军仅出动了一部分战机用于运送伤员、武器弹药和后勤补给。
尽管有多种因素证明,在1962年的战争中并不适合印军使用空军部队,但印度政府始终有一部分人认为空军部队是他们的作战利器,尤其是经过战斗结束后几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后,这种声音在印度政府内部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。
印度媒体曾经进行过对1962年战争的专题回忆报道:如果再战,印度必须使用空军部队,中国空军打不过印度空军。
印度认为1962年的失败是巨大的耻辱,“印度在1962年战争中的失败经常被中国政府作为嘲讽提起。”
根据印度资料记载:在1962年的战争中,印度惨败。大约有1300名印度士兵在那场战争中丧生,1000名士兵受伤,1500名士兵失踪,大约4000名士兵被俘。与此同时,约有700名中国士兵丧生,超过1500人受伤。
印媒认为:他们在1962年战争中的伤亡比我军大,这是导致他们被“嘲讽”的主要原因。实际上,他们连战斗数据都是编造的,印度在1962年的冲突中惨败这个无需多说,但在战斗中我军共计击毙、击伤印军4885人,俘虏3968人。对于他们编造战斗伤亡数据的行为我们都没有进行抨击,还会在意向他们进行嘲讽以获得内心满足吗?
赢了就是赢了,事实就摆在那里不需要去刻意宣传什么。
也正是印度对当年那场战争的错误认识,导致我们之间产生了久久难以消除的隔阂。在谈及“如果印度和中国再爆发战争”这一问题的时候,表示“现在两国的局势都发生了变化,印度在许多地方加强了控制。情况与1962年完全不同。现在,从战略上讲,印度已经准备好面对中国。现在我们既没有武器短缺,士兵的战斗力也提高了。”
在印度人看来,他们现在和1962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发展,如果再爆发战争,结果将和1962年截然相反。
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,印媒在报道中表示:印度在过去几年中改变了在边境地区的战略,并在那里进行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设工作。这包括很多事情,从飞机跑道到为战斗机着陆铺设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道路网络。
确实,印度空军部队目前的实力和1962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,不仅在边境地区加强了空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,还引进了很多新式空军装备。根据美国WDMMA网站评估,2025年印度空军综合实力全球排名第三,现役战机2200架,其中作战飞机有近700架。
目前印度空军装备仍未摆脱“万国造”的传统路线,当前印度空军的主力重型战机主要有俄罗斯生产的苏-30MKI战斗机、法国生产的“阵风”战斗机,数量分别为272架和36架。这是印度空军目前最先进的装备,搭载有矢量发动机、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、RBE2-AA有源相控阵雷达、“流星”超视距导弹等先进装备,其中苏-30MKI战斗机载弹量达到12吨,航程为3000公里,“阵风”战斗机具备多任务能力。
此外,印度空军中还有61架米格-29UPG战机、48架幻影2000战机、128架米格-21“野牛”战机、40架“光辉”MK1A战机正在服役。运输机和直升机有11架C-17、17架伊尔-76、12架C-130J、56架C295MW、271架米-17V5战机。在防空体系上,印度目前的防空体系由俄制S-400、以色列“铁穹”、国产“阿卡什”等多国装备拼凑而成。
在报道中,印媒将印度的作战实力和我们进行了全方位对比。在经济上:“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国,印度也是。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规模达12万亿美元。美国以19万亿美元位居第一。然而,就PPP(购买力平价)而言,印度是世界第三大超级大国,有12万亿美元,仅次于中国(27万亿美元)和美国(20万亿美元)。”在人口上,他们表示“两国人口几乎相等,而印度的年轻人数量更多。印度是世界上劳动力财富第一的国家。中国拥有最大的军队(210万)。印度拥有第二大军队(140万)。”
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,印媒引用了专家讲话:“不断研究国防主题的世界智囊团表示,印度在任何方面都不亚于中国。印度的战斗机也优于中国的战斗机。印度空军拥有来自美国、俄罗斯、以色列和英国等技术优势国家的最佳战斗机。”
相比于印度空军轻研发、重购买的装备特点,我国空军装备具有明显优势。目前,我国空军部队中约有3340架各类军机服役,其中作战飞机达到了2100多架。作战飞机中,有超过300架歼-20隐身战斗机、350架歼-16战斗机、256架歼-10C战斗机。这些战斗机主要为四代半、五代战机,目前已经初步具有集群规模。另外,我们自主研发的歼-20A战机综合性能优于美国F-22战机。
同时,我军还装备有50多架运-20大型运输机,运油-20加油机、空警-500预警机等配套战机。我军装备的直升机为直-20,轰炸机为轰-6N等新型战机,可对第二岛链目标实施常规/核打击。
目前我军使用的战斗机、直升机、运输机、无人机等空军装备全部是自主研发生产,不同机型之间可以实现雷达共享,还可以和防空网络构建作战体系。同时,我国空军的事故率长期低于0.1,远低于印度空军的0.3。
仅从装备先进性和先进装备的数量来看印度空军无法和我们抗衡,印度空军中的大部分机型都已经服役了多年时间,不少战机因设备老化等问题经常发生事故。自动化指挥系统也尚未完善,在战机研发方面,印度战机更是落后了我们的歼-20技术19年。
从目前印度空军部队的总体实力来看,装备落后是一个问题,“万国造”导致装备缺乏统一协同能力是更加严峻的问题。目前印度空军装备的苏-30MKI战斗机和“阵风”战斗机由于分别由俄罗斯和法国生产,雷达系统无法兼容,导致联合作战能力低下。印巴冲突一战,印度空军的协同能力有目共睹。
印度空军没有自己的先进战机生产线,即便有也是一年仅能生产8-10架战机,技术还较落后。而我们自己的生产线每年就可以生产约150架战斗机,仅凭这一点,印度拿什么说空军优于我们?
最近的印巴空战中,巴基斯坦空军就是驾驶着我们生产外销的歼-10CE击落了印度空军最先进的“阵风”战斗机,战损比达到了惊人的1:8。如此来看,印度空军装备还先进吗?作战人员训练还优秀吗?更别提印度优异的摔机史了,40年摔了超1000架飞机。
Powered by 导师真的带我回血了长期不输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